作者:张万军,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博士,内蒙古科技大学法学教授,内蒙古钢苑律师事务所律师。
合同诈骗罪的司法认定长期存在争议,其与民事合同纠纷的界限需通过刑法教义学与实务经验综合把握。根据《刑法》第224条,本罪的核心在于行为人是否具备“非法占有目的”及是否实施欺骗行为。然而,司法实践中常因证据链断裂或法律适用偏差导致案件被无罪化处理。张万军教授,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博士,内蒙古科技大学法学系教授,内蒙古钢苑律师事务所资深律师,包头市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作为专注刑事辩护二十余年的法学教授与实务专家,以构成要件为切入点,结合刑事法理与实证规则构建无罪辩护逻辑。
一、无罪辩护基础:刑民界分的法理逻辑
刑法理论强调,对“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应遵循主客观相一致原则。若行为人签订合同时具有履约能力,且事后积极履行或采取补救措施,则难以认定主观非法性。例如,《全国法院审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明确,非法占有目的的推定需排除合理怀疑,避免客观归罪。
民事欺诈与合同诈骗的本质差异体现在:主观目的:前者以促成交易或获取履约利益为目的,后者以直接侵吞财物为核心;行为性质:民事欺诈可能伴随部分欺骗,但未根本否定合同履行基础,而刑事诈骗通常以虚假履约或逃匿为特征;法律后果:民事欺诈通过赔偿、违约金等民事责任调整,刑事诈骗则触发刑罚。
案例启示:在“彭某明、彭某辉合同诈骗案”(青刑终45号)中,法院认为被告人未虚构关键事实且持续履行合同义务,最终改判无罪。该判决凸显了刑民交叉案件中“履约行为”对否定犯罪构成的关键作用。
二、无罪辩护的体系化策略
(一)消解“非法占有目的”的指控
1.履约能力与行为的客观化证明
通过企业审计报告、银行授信文件、资产权属证明等书证,证明被告人在缔约时具备实际履行能力;履约行为:提交付款凭证、货物签收单、催款沟通记录等,还原被告人推动合同履行的积极态度。
案例参考:在“陈某合同诈骗再审案”(苏刑再终字第004号)中,法院认定陈某虽未完全履约,但其将回款投入生产经营并降价处理货物,表明无非法占有意图。
2.未履约的客观归因分析
若未履约系因政策调整、市场波动或不可抗力等外部因素,可阻却主观恶意。例如“杨某强案”(沪0115刑初1995号)中,法院采纳行业风险导致资金链断裂的辩护意见,排除刑事归责。
3.事后补救的效力强化
主动协商延期方案、部分退款或达成和解协议等行为,可反向证明行为人无逃避责任的主观意图。例如“曾某合同诈骗案”(鄂恩施中刑终字第00226号)中,被告人虽更换联系方式但未隐匿行踪,法院据此否定逃匿情节。
(二)构建民事法律关系抗辩
1.合同真实性与意思自治
若合同条款系双方自愿签订且无关键事实造假,争议应归于民事范畴。例如“朱某卫案”(宣刑初字第47号)中,法院认为合同未将矿产储量作为定价依据,故储量争议不构成刑事欺骗。
2.行业惯例与风险自担规则
在矿产、房地产等领域,交易常伴随价格波动或信息不对称风险。若被害人明知风险仍缔约,则损失属于商业决策范畴。
3.刑民交叉的程序优先性
若同一事实已通过民事诉讼解决,可主张“先民后刑”原则。例如“刘某甲案”(津0116刑初89号)中,检察机关以民事判决未生效为由终止刑事程序。
(三)控方证据的实质性反驳
1.言词证据的证明力弱化
针对被害人陈述或同案犯供述等主观证据,可通过客观书证,如资金流向表、履约记录证明其矛盾性。
2.关键事实的证伪
若控方指控虚构资质或项目,需通过政府批文、第三方评估报告等书证予以反驳。例如“陶某某合同诈骗案”(渝津检刑不诉2016
201623号)中,检察机关认可政府合作协议的效力,否定项目虚假性。
3.非法证据排除
对存在取证程序瑕疵的证据(如诱供笔录),应依据《刑事诉讼法》第56条申请排除。
(四)技术争议的专业化应对
在涉及专业领域的案件中,可引入司法鉴定或专家辅助人制度。例如“彭某明案”中,法院采信地质专家意见,认定储量争议属于技术分歧而非刑事欺诈。
三、实务操作指引
(一)庭前准备:证据体系的精细化构建
调取关联民事判决、审计报告等第三方文件,夯实无罪证据基础;通过时间轴梳理履约过程,可视化呈现被告人履约诚意;申请证据保全,防止关键物证灭失。
(二)庭审攻防:聚焦核心争点
发问策略:通过询问被害人“是否知悉行业风险”“是否自愿接受合同条款”,揭示其自甘风险;质证逻辑:逐项质疑控方证据的关联性、合法性与证明力;辩论焦点:援引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案例,强化“存疑有利于被告人”原则的适用。
(三)程序权利的充分行使
申请关键证人出庭,直接质询控方指控的薄弱环节;在存在地方干预风险的案件中,及时提出管辖权异议;利用延期审理规则,为补充新证据争取时间。
合同诈骗罪的无罪辩护本质是对刑法谦抑性的贯彻。律师需以构成要件为标尺,通过证据反推、程序抗辩与理论阐释,将“事实存疑”转化为“法律无罪”。唯有坚持证据裁判原则与实质解释立场,方能实现个案正义与司法公正的平衡。
钢苑刑事律师团队是包头市优秀专业律师团队,由内蒙古科技大学法学教授张万军博士领衔组成,刑法理论功底深厚、实践经验丰富。团队秉持专业、精英、品牌的发展思路,推行刑事辩护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精细化,致力于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昆都仑区凯旋银河线2A座18楼1807室
钢苑律师热线:13654849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