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界热点 > 正文

人民法院案例库:首批14个工伤案件裁判要点

2024-07-11 14:49 次阅读

最高人民法院于2024年2月2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人民法院案例库正式上线并向社会开放。公众可以从最高人民法院官网首页的“人民法院案例库”图标点击进入。在新闻发布会上,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杨万明说,人民法院案例库收录经最高法审核认为对类案具有参考示范价值的权威案例。目前入库案例为3711件包括指导性案例224件,参考案例3487件),其中刑事案例1453件,民事案例1643件,行政案例405件,国家赔偿案例23件,执行案例187件。现摘录工伤案例14件,分享如下

1、指导性案例

指导性案例191号:刘彩丽诉广东省英德市人民政府行政复议案【案例编号:2022-18-3-016-001 / 最高人民法院 / 2021.04.27 / (2021)最高法行再1号 / 再审】

裁判要点

建筑施工企业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将自己承包的工程交由自然人实际施工,该自然人因工伤亡,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条第一款有关规定认定建筑施工企业为承担工伤保险责任单位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2、指导性案例

指导性案例94号:重庆市涪陵志大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诉重庆市涪陵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确认案【案例编号:2018-18-3-007-001 / 重庆市涪陵区人民法院 / 2013.09.23 / (2013)涪法行初字第00077号 / 再审】

裁判要点

职工见义勇为,为制止违法犯罪行为而受到伤害的,属于《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的为维护公共利益受到伤害的情形,应当视同工伤

3、指导性案例

指导性案例69号:王明德诉乐山市人力和社会保障局工伤认定案【案例编号:2016-18-3-007-001 /  四川省乐山市中级人民法院 / 2013.09.25 / (2013)乐中行初字第36号 / 二审】

裁判要点

当事人认为行政机关作出的程序性行政行为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对其权利义务产生明显的实际影响,且无法通过提起针对相关的实体性行政行为的诉讼获得救济,而对该程序性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4、指导性案例

指导性案例40号:孙立兴诉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劳动人事局工伤认定案【案例编号:2014-18-3-007-003 / 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 / 2005.07.11 / (2005)津高行终字第0034号 / 二审】

裁判要点

1.《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的“因工作原因”,是指职工受伤与其从事本职工作之间存在关联关系。
2.《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的“工作场所”,是指与职工工作职责相关的场所,有多个工作场所的,还包括工作时间内职工来往于多个工作场所之间的合理区域。
3.职工在从事本职工作中存在过失,不属于《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规定的故意犯罪、醉酒或者吸毒、自残或者自杀情形,不影响工伤的认定。

5、参考案例

项某诉六盘水市人民政府行政复议案【案例编号:2024-12-3-016-005 / 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 / 2021.08.09 / (2021)黔行终304号 / 二审】

裁判要旨

在车辆挂靠关系中,对驾驶员劳动权益的保护应采取劳动者倾斜保护原则。被挂靠人向挂靠人收取挂靠费,应与挂靠人共同承担经营运输风险,仅以协议约定不能免除其作为被挂靠人应承担的风险和责任。个人挂靠其他单位对外经营,其聘用的人员因工伤亡,被挂靠单位以不存在劳动关系为由,主张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6、参考案例

王某某诉上饶市广丰区人民政府改变原行政行为的行政复议决定案【案例编号:2024-12-3-016-004 / 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 / 2022.10.20 / (2022)赣行终268号 / 二审】

裁判要旨

1.工伤认定中,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伤害应指的是受到的暴力伤害与履行工作职责具有直接因果关系,而直接因果关系的认定应以原因力大小为判断依据,即应以暴力伤害与履行工作职责之间的关联性是否足以达到认定工伤的程度为标准。
2.在没有确切证据证明职工存在引发暴力侵害的其他个人因素情况下,不宜仅以暴力侵害没有当场发生即暴力侵害的发生具有滞后性为由,否定职工受到的暴力伤害与履行工作职责存在直接因果关系。

7、参考案例

刘某诉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复议案【案例编号:2024-12-3-016-002 / 最高人民法院 / 2020.12.31 / (2020)最高法行再68号 / 再审】

裁判要旨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三项规定,认定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情形为工伤需要同时符合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和履行工作职责三个条件。关于履行工作职责中受到暴力伤害的能否认定工伤,关键在于判断暴力伤害与履行工作职责之间的关联性程度。《工伤保险条例》的立法目的,旨在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是为了保护劳动者在工作期间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后的救济。从制度价值的角度适用该条款认定是否属于工伤时,要从暴力伤害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等综合判断是否属于工作原因,工作纠纷处理不当不属于阻却认定工伤的理由。

8、参考案例

某保安服务有限公司诉北京市东城区人力资源、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工伤认定、行政复议案【案例编号:2024-12-3-007-006 /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 2022.09.30 / (2022)京02行终909号 / 二审】

裁判要旨

用人单位聘用的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务工农民,在工作时间内、因工作原因伤亡的,仍应适用《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工伤认定,用人单位应就劳动者所受伤害承担工伤保险责任
劳动者冒用他人身份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不能阻却其与用人单位之间成立事实劳动关系。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不签订劳动合同,或合同形式、内容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时有发生,但认定双方是否存在劳动关系,需审查双方是否具备劳动关系成立的实质要件,而不能拘泥于劳动合同是否签订及有效。双方如满足以下条件,则可认定存在事实上的劳动关系:一是双方主体资格适格,二是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三是劳动者提供的劳动属于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满足上述条件的,即便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或者劳动者以他人身份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仍可认定事实劳动关系成立。

9、参考案例

张某甲诉某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不予认定工伤决定案【案例编号:2024-12-3-007-005 / 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 2023.05.18 / (2023)沪02行终196号 / 二审】

裁判要旨

关于工伤认定中对职工上下班时间的把握,《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六条对“上下班途中”作出了细化,其中第一项规定“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单位宿舍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人民法院在审理此类工伤认定案【案例编号:件中,需要从立法本意出发,对于“上下班途中”的认定,应结合用人单位的工作要求、考勤制度等,查明该员工工作日是否需要坐班、是否有比较固定的工作时间、当日是否有领导指派外出工作、外出是否向领导请过假、是否符合常理等情况进行综合评判。《工伤保险条例》是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上下班途中”认定工伤的规定是基于社会公共利益及公平正义的原则,对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认定为工伤所作出的一种延伸,系对职工的一种倾斜性保护,对此应当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执行,即“上下班途中”的时间应当合理,如果属于非正当合理的时间,即使是在去工作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也无法认定为工伤。

10、参考案例

杨某甲诉北京市朝阳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行政确认案【案例编号:2024-12-3-007-003 /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 / 2022.06.29 / (2022)京0105行初259号 / 再审】

裁判要旨

当前建筑工程领域层层转包、分包现象较为普遍,工伤职工多借助起诉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的诉讼策略,来确定劳务分包公司,从而确定承担工伤保险责任的用工单位,但也由于在民事案件中法院需多次追加被告而延长了诉讼周期,以致于耽误了工伤认定申请时间。在此过程中,可以体现工伤职工积极寻求救济的主观状态,而在客观上也采取了合法有效的救济途径,其救济过程符合现实情况、司法实践和生活常理,其未能在法定期限提起工伤认定申请不能归因于其自身原因,其通过提起民事诉讼来确定用工单位的时间不应计算在其工伤认定申请期限内。

11、参考案例

王某亮诉嫩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行政确认案【案例编号:2024-12-3-007-002 / 嫩江市人民法院 / 2022.10.24 / (2022)黑1183行初25号 / 再审】

裁判要旨

工伤认定案【案例编号:件中,对“上下班途中”的判断标准,需考量职工行程的意图是否为“上下班”及其在“上下班”意图之下实施了出行行为,同时兼顾职工的出行时间是否属于“合理时间”,出行路线是否属于“合理路线”。职工的家庭住所地与工作地相隔两地,法定节假日或约定休息日期间,职工为上下班往返于工作场所到职工宿舍再到家庭住所地的合理路线,应当认定为《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的“上下班途中”。

12、参考案例

某人力资源服务公司诉北京市门头沟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行政确认及行政复议案【案例编号:2023-12-3-016-006 / 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 2020.05.12 / (2020)京02行终545号 / 二审】

裁判要旨

在适用《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第2项对新兴业态从业人员所受伤害进行工伤认定时,对“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及“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工作”的认定,应充分结合该行业的自身特点进行综合考虑。
1.关于“工作时间”的认定。“工作时间”的概念应延伸至职
工从事与工作有关的准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所需的时间、确因工作需要而加班加点的时间以及其他因工作需要的必要工间休息时间等。较传统行业而言,送餐员的工作时间更加弹性、灵活,劳动保障部门对于实际工作时间的认定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2.关于“工作场所”的认定。一般而言,职工为完成其本职工作或特定工作所涉及的必要相关区域,均可视为“工作场所”。此外,对“工作场所”的理解,还应根据职工的工作职责、工作性质、工作需要等方面综合考虑认定。
3.关于“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工作”的认定。实践中基于送餐员工作时间、工作地点的特殊性,宜结合实际对职工“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工作”作合理把握,将确有证据证明关联高的情形纳入工伤保护范围。

13、参考案例

胡某业诉沈阳市浑南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行政确认案【案例编号:2023-12-3-007-002 /  辽宁省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 2020.06.03 / (2020)辽01行终48号 / 二审】

裁判要旨

针对职工受伤在先、用人单位注销营业执照在后的工伤保险待遇后续问题,人社部门应该按照工伤认定的相关规定作出是否认定工伤的决定。若人社部门认定受伤职工为工伤,用人单位为其缴纳工伤保险,其工伤保险待遇可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等规定精神,单位未缴纳工伤保险,单位又已经注销工商登记的情况下,对企业注销营业执照后主张工伤保险待遇问题,可依法将清算组列为被告主张权利;对个体工商户注销营业执照后的工伤保险待遇,可按照《民法典》第五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精神处理。

14、参考案例

天津某公司诉天津市宁河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行政确认案【案例编号:2023-12-3-007-001 /天津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 / 2019.07.24 / (2019)津03行终35号 / 二审】

裁判要旨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条第(四)项的规定为不存在劳动关系的职工提供了获得工伤赔偿的路径,但在加工承揽合同关系中聘用的工人在从事工作中伤亡,不适用上述司法解释的规定。泛化认定承担工伤保险责任的单位的情形,不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条第(四)项的规定精神。


友情链接